开拓是一种勇气,创新是一种精神。有一种人明知荆棘丛生,依旧选择无畏前行。他们,就是汉寿县公安局微改革微创新项目“三实信息采集应用掌中宝”的幕后主创人员们。
大当家·魏霆
时针指向23时25分,汉寿县公安局情报信息大队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像往常一样,魏霆和他的战友们还在紧张地忙碌着。
2016年是“三实信息采集年”,在全省“三实”采集的大背景与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采集与应用的实际需求下,魏霆受命组建平台研发课题小组,带领王亮、郑晨、彭丹、刘洋等相关专业特长民警,自主研发“三实”信息采集应用掌中宝,借力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三实”信息采集在手机终端的“一站式”采集与应用,实现了“便警利警、便民利民、实战实效”,实现了警种之间、警民之间、上下之间、内外网之间的“互融互通”。
创新的成果是喜悦的,但过程同等艰辛。作为团队“大当家”,平台维护、数据修改、PPT制作、微电影拍摄,魏霆事必躬亲,与团队民警一道通宵达旦,共同进退。一天24小时,大半时间他都泡在办公室,饥肠辘辘的时候,喊个盒饭草草解决,实在累了,就在沙发上打个盹儿。
和魏霆同在公安系统的妻子高莉坦言:虽然我们都在同一个系统工作,但大多时候聚少离多,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说不委屈是假的,可没办法,我必须理解和支持他,因为我是一名警嫂,更是一名警察。
大师兄:郑晨
郑晨,一个“85后”小伙儿,团队的技术骨干,负责平台的全面设计。
都说改革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然其路何其艰辛!作为团队的“大师兄”,郑晨投入了百分百的心血和热情。编程、修改、完善,周而复始,通宵达旦,郑晨与团队的战友们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和困难较量。在他对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下,“三实信息采集应用掌中宝”实现了自编软件、自我拓展与升级等功能,大大减少对软件公司或技术人员的依赖,也有效填补了公安机关不懂编程、软件公司不懂业务的断面。
为将平台更好地推广应用,郑晨与情报信息大队的同伴们采取集中轮训和送教下乡的方式,对全局民辅警进行逐一培训。作为平台的主要研发人,郑晨对平台的每个功能都了若指掌,培训中,他逐个模块、逐个功能、逐个项目地讲解,将平台的操作流程传授给全局民辅警,不厌其烦,无一遗漏。民警在采集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郑晨也都一一解决。
汉寿公安的“三实”信息采集交流微信群、郑晨的手机都24小时接受民警的咨询请教。“你好,请问遇到什么问题了?”“你好,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大家好样的,加油!”郑晨春风化雨式的答疑、鼓励,已成为全局民辅警的强大动力与支撑,“技术控、“好脾气”暖男也成为他的代名词。
二师兄·刘洋
刘洋,计算机专业科班生,进入公安队伍后一直努力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意为“科技强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研发“三实信息采集应用掌中宝”初期,刘洋深知好的平台不仅功能强大,在细节处理上更是独具风格,特别是在便捷的操作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不断钻研学术论文,刘洋发现市面上的身份证识别方法对拍照方法、环境、光线的要求很高,在实用性方面效果却很差,如何快速自动识别身份证成为了当前课题组面临的新难题。
在“三实”信息采集的强大功能需求下,刘洋不断发现根本症结、提出解决方法······短短3天时间里,他不舍昼夜,反复测试、反复修改,最终运用自身图像处理专业知识,通过MATLAB编程技术,成功实现了通过身份证照片识别身份证号码。只需将居民身份证拍照,便可自动解析提取相关信息,无需再手动录入,大大节省了录入时间。这一创新技术也成了“三实信息采集掌中宝”的最大亮点,目前在广阔的互联网领域也达到了技术引领水准。
小师妹·彭丹
彭丹,一名“90后”警花。成为一名新时代下的网络警察是彭丹初入警校时就埋下的梦想种子,自此生根发芽,便再也离不开电脑。而今,年纪轻轻的她,早已成为了汉寿公安的“网络尖兵”。
彭丹性格活泼、善于学习,初入警营很快便融入到平台开发团队中来。无论是基础数据整理、平台功能测试,还是培训PPT文档制作、使用操作手册编写,“三实信息采集应用掌中宝”从一个简单的功能页面,形成一个功能模块再汇聚成极具汉寿公安特色的信息平台,这其中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她的辛勤付出。
平台基本成熟后,需要以一种民警容易接受的形式发布。如何使民警从内心接受并乐意使用这个平台,那么第一印象定位就要准。彭丹苦思冥想,将音频、视频、GIF动画、图片、文字生动的结合起来,创意性的使用PPT制作了约1分钟时长的动画为引导,生动展示了平台的研发初衷及功能亮点。伴随PPT一起的,还有她亲手制作的操作手册,方便民警随身携带,随时查看,从使用须知、操作步骤一一说明,条理清晰,图文并茂,让民警不止于了解平台,而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平台带来的便捷。
不舍昼夜、放弃双休,长期面对电脑辐射,工作遇到的瓶颈及阻碍,都没有让这位戴着眼镜、看似文弱的年轻人退却,用她的话说:“我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没有考虑退缩。”
记录者·王亮
王亮,一名公安战线中的文职工作者,在团队中依旧用她最擅长的方式记录着平台的成长足迹。
从情报信息大队的成立,到专业人员赴杭州学习,从县级平台的搭建,到社会信息归集,从十人团队、百日攻坚,到每日万条以上数据的迅猛增长,平台成长的每一个过程,她都了然于胸,平台的每一次进步,她都如数家珍,平台的每一次成长,都在她的大脑里、文档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从一期小平台建设到二期借力互联网+再至“三实信息采集应用掌中宝”,王亮用文字忠实地记录了每一次平台研发取得的成果,记录了每一次民警运用平台取得的实效,记录了每一次平台应用呈现的亮点。这些或案例、或经验、或调研的文字内容,不断被省厅、市局采用刊发,平台研发的生命张力不断彰显,平台研发的发展潜力倍受关注。
作为团队主创成员,王亮在平台研发过程中笔耕不辍,最终完成了经验材料、宣传片脚本、微电影剧本等各类文字材料,为平台向省市公安机关广泛推广奠定了坚实的文字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自今年4月下旬“三实信息采集应用掌中宝”在全局推广应用以来,汉寿公安从“零”起步,全局400余民警及警辅人员、相关单位安保人员、辖区群众齐动手,“三实”信息日采集量已达3万余以上,海量本地信息资源通过“三实”信息采集在县局后台数据库汇集为我所用,初步实现了“便警利警、便民利民”的初衷。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勇担重任、争创一流的汉寿公安人,将以此次“三实信息采集应用掌中宝”的研发推广为契机,在公安信息化领域,向着更广阔的天空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