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常德日报》头版头条报道车管所先进事迹
11月26日,《常德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长篇通讯《“机械”部队》,详细报道了“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常德市鼎城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先进事迹,同时配发了短评《有些“机械”不需要变通》。现将两篇文章全文转载如下:
“机械”部队
——记“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鼎城区车管所
□本报记者 李白
11月14日的鼎城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像往常一样热闹嘈杂。前来办事的群众风尘仆仆,搞完年检的车辆呼啸而去,一直到正午,慵懒的樟叶都朝着阳光尽数舒卷时,整个院子的人依然不知疲倦地忙碌着。
这样的状态,始于2007年10月该所成立。因为整个车管所只有民警8人、协警12人,却担负着全区11万多辆机动车、12万多名机动车驾驶人的管理工作,粗算一下,1个工作人员平均担负着5000多辆机动车、6000多名驾驶人的服务管理工作,只得像陀螺一样从年头转到年尾,才能撑起车辆的正常运转。
问题在于,如果陀螺出了故障呢?
车管所主要肩负着辖区内各类机动车登记和驾驶证办理等业务,在机动车日益普及的当下,一方面车管所的把关是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关口,另一方面,也是交警方面联系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万丈高楼平地起,打通这个“末梢”,是全国范围内走群众路线的点睛之笔。往大的看,事关成千上万的车辆和驾驶人的利益,如果有人在其位而不谋其职,贪图舒服、疲疲沓沓不作为,或者身处基层却高高在上、漠视群众,甚至工作“灯下黑”“乱弹琴”,那群众路线这条“执政生命线”必定也会受损褪色。
听起来有些夸夸其谈,但现实中作一抉择是艰难的,若不然,为什么党中央会发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鼎城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的干警们选择了坚持原则、优化服务,选择了让自己受累、让人民满意,最终赢得了“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的称号;而不懂变通、被人称为“机械所长”的鼎城车管所所长刘玉武,也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更难能可贵的是,鼎城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是全国100个模范中,唯一一个县级车管所。
“机械化”办理业务
两年来拒收红包、烟酒及礼品等60多次,
堵住人情关口110多次
胡适在《差不多先生传》一文中写道,“差不多”先生常把红糖当白糖、把“千”字作“十”字,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太认真呢。”后来他得了急病,本来要请东街的王大夫,可他却请来了西街的牛医汪大夫,结果不治而亡。
任何一个权力部门或多或少都会面对这样那样的腐蚀,“差不多”这三个字,也是鼎城区车管所的干警在工作中最常听到的诱惑和“好意”。
2010年的9月,福建的一个生意人通过中间人找到刘玉武,说要为车管所介绍一笔大业务。福建当时在禁摩禁电,这个福建人常年在鼎城做生意,就想钻法规的空子,给300多名未在常德暂住的老乡异地办理摩托车驾驶证,并表示可以用大客车将人全部拉到车管所参加考试。当时车管所面临搬迁,经费是一个大缺口,干警的待遇也不高,中间人就苦口婆心地劝刘玉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差不多过去了,何必跟创收过不去?
看着刘玉武不动声色,两人还以为这事稳妥了,没想到刘玉武却搬出了交通法,给他们普法说异地考取驾驶证必须要有当地的居住证,婉言谢绝。
像这个福建生意人一样,很多前来办证的群众或者车商,因为办证的往来频繁,久而久之也由生转熟,但只要他们提出“走后门”的请求,干警们都“翻脸不认人”。有一个货车经销商平时跟干警们相处融洽,但要求注册某型号的超标准低速载货汽车时断然遭拒,三番五次到所里纠缠吵闹。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超标准低速载货汽车的出现并不是个别行为个别现象,才会在办证上牌阶段让车管所为难,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但是鼎城区车管所斩钉截铁,还曾将山西省侯马市和张家界市转入的超标低速载货汽车予以退回,并发函告知当地车管所,及时堵住了漏洞。
一个值得把味的现象是,再没有超标准的机动车要求转入鼎城区车管所。目前,该所每年注册的低速载货汽车只有10多台。
对待常年服务的客户群众如是,对待亲朋好友同样如是,对待自己更应如是。刘玉武向记者介绍,鼎城区车管所的干警早已养成了按规矩办事的风气,2年来,拒收红包、烟酒和礼品等60多次,堵住人情关口110多次,拾金不昧达30多次,每年业务工作基本实现了“零差错”的目标。
这也让鼎城区车管所“最不好办事”成了一部分人的共识。
“机械化”内部管理
忘我工作“铁娘子”,不懂变通“机械所长”等,
筑就鼎城车管所的工作文化
14日采访当天,我们在鼎城区车管所的三楼会议室见到了它全部的荣誉:多次被评为全市车驾管工作先进单位和全省规范执法示范岗;2011年11月被授予全省“巾帼文明岗”;2012年1月被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评定为一等县级车辆管理所;2014年6月被公安部评定为2012至2013年全国优秀县级车辆管理所……
看到此情此景,我跟一起采访的媒体人赞叹之余谈到,这种现象最让人信服的解释就是,鼎城车管所的民警已经将先进当成一种传统,进而形成了一种文化。
今年50岁的汤立红,鼎城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副教导员,被大家敬称为“忘我工作的铁娘子”,在常德市公安交警系统里,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2008年,鼎城区农机局将2万多份低速农用车档案,转入鼎城区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堆得像座小山的手工档案,要一本本分别录入电脑,对这个仅有10名工作人员的车管所来说,成了一块难啃的骨头。时任所长的汤立红带头加班加点,连干了3个月,最终完成了这项任务。
期间,她大胆设想构思,联系电脑技术人员,开发出一套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管理信息系统,打破了此前湖南籍低速车并未录入全国公安系统网络的局面,从而更加规范对车辆和驾驶人的管理。该项创新也很快在全市被推广采用。
有这样一位榜样,车管所的女警们个个身手不凡。业务受理岗青年女警唐美英、伍星,通过刻苦钻研迅速成为业务能手,她们受理的机动车和驾驶证业务差错率仅为0.15%。。机动车查验岗民警杨宇宙和女民警王淑琴、龚莉丽,在繁杂琐碎的过程中勤学苦练,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每年查验车辆2万多辆,从未放过一辆不合格车辆。
在这里,“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绝不是一句口号。
“违反原则、违反规定的事在我们所是坚决行不通的!”谈起外号,刘玉武没有丝毫难为情,他说:“只要我在车管所负责,我这个机械所所长就会一直当下去。”
正是汤立红、刘玉武这样的领头人劲不松、气不懈,言必信、行必果,把所有干警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干事创业、破解难题、清正廉明的优良作风,形成了一种争先创优的精神风貌,把鼎城区车管所打造成了一支有原则能吃苦讲规范的“机械”部队,立在全市乃至全国的交警系统之前。
“机械化”为民服务
有车主说,“车管所的服务比五星级宾馆的服务还要好”
采访的间隙,我们还观察到一个特别的人,志愿者翟国军。
翟国军是某品牌摩托车桥南分公司的业务经理,每年公司有约700台摩托车有一半都是经他的手,在鼎城区车管所办理上牌等业务。长年累月,他跟干警们都非常熟悉,也非常了解干警们的辛苦。
“他们的窗口从不推诿,你只要来到一个窗口,他肯定负责到底。”翟国军说,被他们的这种职业精神所感动,他也想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做点事。今年起,他就主动请缨,每周一和周五来所里当志愿者,义务为前来办事的群众引路、填表。后来他发现一个人当志愿者力不从心,他还把当电工的弟弟翟国华拉了过来。
正像一些评论家说的,你待以群众怎样的心,群众就会还你怎样的情,在努力完善便民设施、搞好规范管理和树立良好爱民形象的基础上,该所大力推行各项便民利民服务举措,开展多元化为民服务,赢取着群众的肯定。
坚持阳光服务。采取开放式办公,车牌选号、车辆年检、驾驶员考试过程的微机操作等一律实行“阳光”作业,防止了不公平,杜绝了人情分,堵死了“开后门”。
实行温馨服务。采用发信函、电台告知、网上公示、手机短信、大厅触摸屏查询、初领证夹带提示卡等方式,对驾驶人和车主违法记9分临界、12分满分考试、驾驶证逾期未审验、逾期未换证、机动车临界报废和机动车逾期未检验等信息及时友情提示。对上级业务管理部门或法制部门作出错办业务认定的,以及自行发现错办的业务,都无条件予以纠正。
做到亲民服务。全区摩托车办牌办证业务下放到7个农村中队,到乡镇摩托车销售点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做到“销售延伸到哪里,服务跟进到哪里”。去年民警到边远乡、村上门为群众办理摩托车上户1000多辆,为企业运输车辆集中办理业务300多台次。
其实车辆驾驶人上牌或者年检时非常头疼的事,就是体检、照相、保险等要去不同的地方办理,费时费力,鼎城区车管所就此推出了“一站式服务”和“延时服务”,集中所有办理点到一个院子办理服务,并且针对到了下班点仍没有办完业务或者有特殊情况的群众优化服务,减少了群众往返或等待的麻烦。
与人方便,自然自己就多了很多麻烦,刘玉武清楚地记得,鼎城区车管所最高峰的一天办理了380多辆车的业务,值班民警王淑琴、龚莉丽当天累的抬不起胳膊,是大家把饭端到他们的面前……
不过话说回来,将服务延伸至最基层、最底端,送到千家万户的手中,彻底打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神经末梢”,哪怕楼高千尺,也会稳如泰山。
短评:
有些“机械”不需要变通
□李白
鼎城区车管所所长刘玉武被人称为“机械所长”,也正是因为他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懂变通,少不了背后受人非议,自然也少不了与人摩擦。但是他以此为荣,数十年来,把好了全所的闸口,带起了全所20名干警长年坚守原则、滴油不进、服务群众,带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机械部队”,树起了常德交警的一面旗帜,站在全国公安系统的最高的领奖台上。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随机应变有不少时候是可取的,但必须要有原则和底线。有些变通看起来却不是那么美好,比方说作为一种大众小吃的胡辣汤,通常一碗只卖几元钱,但在一些地方却卖到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原来,一些公职人员为了能大吃大喝,变通打造一款套餐做掩护——喝胡辣汤送鲍鱼。谁能想到这一瞒天过海的“高招”?谁能在一小碗汤里做出腐败的大文章?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变通”,很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权力部门,在收受礼金、索拿卡要、大吃大喝上面挖空心思,把廉洁自律、履职尽责、奉公守法都抛掷脑后,这种变通其实就是对我们事业的变相戕害,终将导致干部腐化堕落和社会治理混乱。
由此可见,在工作原则和服务群众面前,不懂变通的“机械”,是这个时代我们党员干部弥足珍贵的优秀品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