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计划总结

常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2024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5-03-10 16:46 来源:常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阅读次数:
字号:【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全市公安交警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和交通问题顽瘴痼疾系统整治,交通领域风险有效压降,全市共发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1489起,死亡339人,同比分别下降3.5%、12.18%。汉寿、石门、安乡、西湖事故亡人数下降比例超过25%。

(一)聚力攻坚除隐患,事故预防有精度。建立“大预防”工作机制,出台交通事故预防“八条硬措施”,先后部署开展“春雷行动”“全市道路交通安全‘三类’重点风险百日攻坚行动”,以及“两客一危一货一校”等重点车辆、摩电车辆、农村客运专项整治行动,排查治理源头安全隐患3.26万个,部省督办、市县排查的144处隐患道路全部完成整改。针对重点区县、亡人事故多发路段开展精准研判、靶向治理,8条国省道事故多发路段经整改治理后亡人数同比减少31人、下降76%。

(二)全域严管优秩序,服务大局有力度。梯次推进“春季攻势”“夏季行动”“冬季整治”等专项行动,建立国省道错时勤务和市城区“135”快反机制,采取“缉查布控+路面执勤点”紧密结合的方式,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95万余起。其中,查处酒醉驾10149起,“三超一疲劳”、无证驾驶等重点违法9747起,电动自行车违法15.5万起,办理刑事案件1075起,行政拘留1031人。针对市城区拥堵路段开展精细化治理,优化交通组织76处,完善校园周边交通设施230处。打赢“大冰情”“大汛情”以及春运、“两会”等各类重要时间节点交通安保硬仗106次。

(三)简政放权提效率,便民服务有温度。持续推动“部8条”、“省10条”便民措施落实落地,大力优化窗口办事流程,推行网上办理,全年共办理交管业务273.8万笔,网办率达80.23%,网办业务满意率超过97%,支队市民之家窗口被评为“全市政务服务先进单位”“清廉窗口”。大力开展“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和“三官联项目 万警联万企”等活动,新建成高新区车管分所和11个摩托车智能化电子评判考场,与22家企业结对共建,通过主动上门和延时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81个。

(四)规范执法促公正,宽严相济有尺度。深度应用“1+2+6”大监督工作格局和智能监管平台,提前发现和整改异常业务1750笔,万笔业务异常预警率由23.35下降到5.02。制定出台3个酒醉驾查处规范性指导文件,从设备管理、行动前报备、检查取证以及监管程序等全流程予以规范,队伍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坚持宽严相济、柔性执法,全年累计推送提醒短信360余万条,实施首违不罚、轻微免罚23.8万起。

(五)铸魂提能强根基,队伍建设有亮度。以政法系统专项巡察、专项审计等为契机,大力推动优秀警队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向身边榜样学习等活动,全市公安交警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桃源大队车管所、经开区大队车管所获评“全国一等县级车辆管理所”,柳叶湖大队、直属二大队党员先锋中队、“5.12”专案组荣获省厅集体二等功,交通秩序管理大队荣获省厅集体三等功,直属四大队民警曾祥富获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登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柳叶湖大队民警陈晶晶获评湖南省巾帼建功标兵。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省、市政法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公安局长会议和部局、总队交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省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提升年”和“队伍教育整顿深化年”两大主线,聚焦目标、问题、路径、保障四个层面,全力实现“三个坚决”,即坚决杜绝再次发生较大及以上交通事故、坚决压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亡人数下降10%)、坚决杜绝涉交警重大负面舆情,全力补齐防范措施不实、交通秩序不优、本质安全度不高“三大短板”,全力攻坚城市、农村、源头“三大战场”,全力推进新质战斗力提升、新型勤务机制改革、“大监督”格局完善拓展“三大创新”,高水平推进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为全市锚定“三个高地”、推进“二次创业”作出公安交警新的更大贡献。为此,要着力推进以下10项重点工作:

(一)推进“情指行”一体化建设。略

(二)推进新型勤务机制改革应用。推进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每季度按大队辖区出具风险等级评估报告,完善预警、通报、调研、督办、约谈等精准指导帮扶机制。国省道严格落实缉查布控和错时勤务措施;城区严格落实显性用警,抓好快反点的布局,推进“135”快反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农村地区积极探索“交所合一”管理新模式;重要旅游景区大力推进“交旅融合”,打造河街“交旅融合”示范点。

(三)推进交通管理智能化建设。分步骤、分重点逐步推进国省道“云哨”系统建设。积极推进信号配时中心建设,打造短距离“绿波带”,提升区域道路通行效率。持续推进交通科技设备升级,更换中心城区智能交通监控及配套设备。

(四)国省道实行“一路一策”。针对2024年事故高发路段特别是亡2人事故路段,全面开展整治验收和“回头看”。针对今年新研判出的事故高发路段,制定“一路一策”整治方案,明确整治措施,逐步推进落实。通过运用“云哨”系统及大数据分析研判,精准锁定重点违法类型、重点违法车辆、高风险路段,实施精准警示、宣传教育和违法打击。

(五)城市道路实行“一点一策”。排查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交通违法突出、交通秩序混乱等路口路段,每个城区大队确定2个以上点位,“一点一策”开展精细化治理。分批次推进学校、商圈、场站等人员密集区域中央隔离护栏建设。

(六)源头风险实行“一类一策”。深入开展营运车辆及隐患驾驶人的源头清理,力争重点营运车辆驾驶人审验率、换证率及隐患驾驶人持有的驾驶证注销率达到100%。强化“两客一危一货一校一面”等重点车辆管理,常态开展重点车辆专项检查及非法改装车辆专项整治行动,特别是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车辆要逐台销号,力争重点车辆隐患实现动态清零。

(七)深化顽瘴痼疾整治攻坚。强化交通安全协同治理,推动市、县、乡道路交通安全议事协调机构实体化运行,动态摸排临水临崖、急弯陡坡、穿村过镇、长下坡等重点路段隐患,推进农村公路安防设施提质改造。深化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推进非标电动三、四轮车规范管理,有序推动超标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深化“警医”联动,与卫健部门建立健全定期沟通协商和突发事故信息实时互通机制。联动交通、教育、文旅等部门,精心组织“一老一小”、重点车辆驾驶人、企业负责人、新业态群体等重点对象的精准宣教。

(八)深化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客运车辆和摩电车辆两大专项整治行动。客运车辆方面,坚持查企业、查车辆、查人员同步推进,严查严处超员超速超载、不系安全带、安全设施不全、不按规定线路运营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摩电车辆方面,常态开展交通违法综合整治行动,强力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和乱穿乱行等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突出抓好校园周边接送学生摩电车辆戴盔率整治。

(九)深化交管“放管服”改革。继续推进落实“部8条”、“省10条”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深化“一窗通办”“一网通办”和“一件事一次办”,力争网办率提升至82%以上,网办业务满意率超过98%。持续开展非法中介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中介扰民问题。深入实施人性化执法三十条举措,坚持宽严相济,全面落实首违警告、轻违免罚措施。

(十)深化公安交警铁军建设。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在创新性、延伸性、实效性上完善和拓展“1+2+6”大监督工作机制,抓实队伍“八小时以外”监管。扎实推进整治趋利性执法问题“百日攻坚”行动,加大趋利执法、粗暴执法等执法顽疾整治。

归档时间:
已归档